首页 - 生活 > 高血压药10大排名图片,十大降压药排名2023常用降压药一览

高血压药10大排名图片,十大降压药排名2023常用降压药一览

发布时间:2024-09-09 10:51:55 阅读:

摘要:【十大降压药排名图】热度:59

2023年常用降压药清单

常用降压药主要有五大类:

第一种是钙拮抗剂,包括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和来卡地平。这些降压药可以通过扩张血管直接降低血压。

二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卡多普利、苯那普利等。

第三类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包括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等。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扩张血管,抑制RAAS系统的激活,降低血压。

第四,受体阻滞剂。

第五类,利尿剂。

目前临床使用的降压药大致可分为六大类,大约10年发明一种新药。根据上市时间,降压药可分为:1、受体阻滞剂

1940是市售药物,代表性药物是特拉唑嗪。

它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受体直接扩张血管,从而降低血压。降压作用比较强,但血压下降后,反射作用使心率加快,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心绞痛。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改变时血压降低甚至晕倒,比如突然以躺姿或蹲姿站立)。由于其副作用大,临床上不作为一线降压药,很少使用。然而,它也可用于顽固性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

2、利尿

它于20世纪50年代上市,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利尿剂有四种:

1. 噻嗪类:代表药物氢氯噻嗪;

2. 循环利尿剂:速尿、托拉塞米等;

3.醛固酮拮抗剂:又称保钾利尿剂,代表螺内酯;

4. 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

过多的钠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而体内过多的钠会抑制一些降压药的效果。利尿剂治疗高血压不是为了排尿,而是为了排出钠。利尿剂是降压治疗的基础,可以与几乎任何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

1、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缓慢,但钠的效果并不差,所以是降压利尿剂的首选。氢氯噻嗪的剂量为每日12.5毫克至25毫克(半片至1片)。如果剂量增加,降压效果没有增加,但低钾血症的风险增加。有些ARB降压药,如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在制作时加入12.5mg氢氯噻嗪片,以增加降压效果。

2. 第三种利尿剂螺内酯的利尿作用也比较缓慢,是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的特效药。因为它减少钾的排泄,可以抵消其他利尿剂造成的低钾,常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既能增加利尿作用,又能避免钾的失调。长期单独使用可能导致高钾血症。注意事项:螺内酯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等女性化倾向,因此高血压年轻男性慎用。

3、第二袢利尿剂利尿作用很强,用于严重水肿、心力衰竭等利尿治疗,常引起低钾血症,所以一般不用于降压治疗。

4. 第四种渗透性利尿剂不宜用于降压治疗。

5. 此外,吲达帕胺片也是一种利尿剂,通过排出钠来降低血压,缓解血管痉挛。

注意:利尿剂干扰尿酸排泄,可诱发痛风发作。

第三,受体阻滞剂

60年代市场,代表美托洛尔。

肾上腺素能受体有三种,1,2和3。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兴奋可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2受体分布于支气管,兴奋可引起支气管扩张。3受体主要分布在脂肪细胞上,激活后可引起脂肪分解。-受体阻滞剂阻断这些作用,引起躁动的相反效果,如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下降和支气管痉挛。

受体阻滞剂目前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一种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这些药物不分青红皂白地阻断三种受体,不仅会导致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还会导致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并干扰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降压能力不强,但副作用多,因此这类药物已基本被淘汰。

2、第二代,选择性阻断1受体,代表药物为美托洛尔、其他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它可以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气管和血糖没有影响。是目前受体阻滞剂的主力,可优先选用。

3.第三代,同样是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但加入了受体阻滞剂,抵消了第一代药物的副作用,降压效果更好,是受体阻滞剂类的后起之星。代表性药物有阿洛尔、卡维地洛等。

-受体阻滞剂对心脏有额外的保护作用,可能更适合舒张压高(低)的患者。此外,高血压引起的焦虑,以及心理因素在高血压中起主要作用可优先考虑。

受体阻滞剂的绝对禁忌症是二级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四、钙通道阻滞剂

70年代释放,又称钙拮抗剂。由于这种药在上世纪70年代的名称中有“地平”,所以俗称地平,代表药物氨氯地平。

通过阻断心肌细胞膜和血管壁平滑肌内的钙离子通道,直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建行是一个大家庭,有许多不同“性别、年龄、性格”等的成员。一般来说,它分为三代。

第一代:代表药物硝苯地平。这些药物见效快,持续时间短。应该一天服用三次。血压迅速下降,但由于血管迅速扩张,患者经常出现头痛、头晕、脸红、心跳加快等症状。因为硝苯地平见效快,失效快,所以即使一天吃三次也很难稳定血压。而长期使用硝苯地平抗高血压易引起猝死,因此,硝苯地平已被禁止长期使用。现在常用于恶性高血压尤其是高血压的临时降压使用,但现在认为即使这样,也是不安全的,所以尽量避免使用。

第二代:为了克服硝苯地平的缺点,有些药厂会给硝苯地平穿上特殊的外衣,以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达到延长作用时间,减少副作用的目的。这是第二代,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每天吃一到两次。猝死的副作用虽然消失了,但脸红等副作用仍然存在。长期使用还会引起牙龈增生和下肢轻度水肿。这些药不应该吃一半。

第三代:代表药物氨氯地平,半衰期为35~50小时,是目前所有降压药物中维持时间最长的。因此,不需要持续或控制释放。每天服用一次即可,24小时内血压可平稳控制。它的吸收和有效性不受患者胃肠道功能或食物的影响。它也可以与大多数药物一起服用,或者掰成两半。而且由于它的效果持续很长时间,偶尔错过一次剂量的患者不必升高血压。因此,它是最常用的CCB,也是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

V.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它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由于这类药物的名称中有“普利”两个字,所以通俗的普利名,代表了苯那普利、福辛普利、其他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收缩物质,是高血压的“主要参与者”之一。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产生来降低血压。此外,ACEI扩大肾小球泡腾性小动脉,抑制肾组织血管紧张素II。因此,除了降低血压外,ACEI还有另外两种独立的作用: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损伤(肾保护)。由于这两种作用,ACEI是肾病和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ACEI的副作用有干咳、血钾升高、血肌酐升高等副作用。东亚人干咳的发生率尤其高,一些人常常因为干咳而不得不停药。这也是这类药上市之初非常火,后来逐渐被冷落的原因。血钾升高和血肌酐升高的发生率并不高,但一旦发生比较危险,所以更受关注。

六、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1990s上市。由于这类药的药名中都有“沙坦”二字,所以通俗称沙坦类,代表药缬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其它还有氯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等。

该类药是目前最新上市的降压药,可以说个个都是精品。

也是针对血管紧张素II,所以,高血压指南中都是将二者相提并论,使用中任选其一。不过,二者不同的是,ACEI抑制血管素II的生成,而ARB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以此来降血压。

和ACEI一样,ARB也有降压、降尿蛋白、保肾等三大作用,适应症也和ACEI一样,但ARB比ACEI要安全的多,没有干咳的副作用,血钾和血肌酐升高的副作用也要轻的多。所以,ARB逐渐取代了ACEI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最初认为,血肌酐265 umol/L就不能使用ACEI,血肌酐350 umol/L就不能使用ARB,甚至有人误认为只要血肌酐升高就不能使用这两类药物。这也是故事开头那个社区医生让患者停用坎地沙坦的原因。后来大量的资料证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血肌酐值已不再是禁忌,但要监测血肌酐的变化,如果使用过程中血肌酐升高30%应该减量,如果升高大于50%就应该停药。

其它的情况,比如血钾大于5.5 mmol/L,或者孕妇,或者双侧肾动脉狭窄,都不能使用ACEI和ARB。

此外,ACEI和ARB不能合用。

总结:

一、血压控制的最高境界应该是:

1、平稳降压:意思是要平稳的把血压降下来,不能让血压波动。只有长效药才有此功效,所以,必须使用长效药降压;

2、控制达标:一般人血压降到140/90 mmHg以下,肾病、糖尿病等降到130/80 mmHg以下才叫达标。不达标,并发症就难以控制;

3、器官保护:治疗高血压,仅仅把血压降下来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避免并发症。一般认为,CCB、ACEI、ARB和-受体阻断剂有器官保护作用。

二、降压药使用的几个原则:

1、个体化用药:不能朋友、邻居、亲家用什么药好,你就选择什么药。应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降压药;

2、选择长效药:第三代CCB、ACEI、ARB都是长效药。长效药用药简单,每日一次用药即可,不易发生漏服现象,所以患者更容易接受。而且长效药药效维持时间长,能保持血压平稳控制。

3、联合用药:除非早期高血压单一用药之外,一般提倡2~3种降压药联合使用。这样副作用小,疗效好。如果一种药血压控制不好,应加品种不加量,一味的加量,疗效未必增加多少,副作用却明显增加;

4、按时吃药:药物的维持时间都是固定的,按时吃药能够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保持稳定,当然血压也能保持稳定。切忌按需吃药——血压高了吃药,血压正常了就不吃。如果这样,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中,而并发症大多在血压波动时发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高血压药10大排名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