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议 > 威海为什么发展不过烟台_烟台经济为何比威海发达

威海为什么发展不过烟台_烟台经济为何比威海发达

发布时间:2023-08-01 18:39:57 阅读:1362

讲到威海为什么发展不过烟台,大家可能略知一二,有朋友想问烟台经济为何比威海发达,这究竟是咋回事?让朋友们少走弯路。

本文目录一览:

烟台和威海哪个城市好?

个人觉得烟台好。

烟台这个依山傍海的海滨小城,被誉为“山海仙市”,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变幻莫测的海象、缥缈奇幻的海市蜃楼,给山山水水添了些神秘的色彩。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尤其是烟台龙口,近些年来,凭借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养生养老一族。

烟台是一座功能完善的现代之城,陆海空交通网络纵横交错。烟大(烟台-大连)渤海轮渡,使烟台从过去铁路终端跃升为内地连接东三省的交通枢纽;青荣城际铁路已于2014年年底开通,山东半岛内交通升级,烟台跻身全国高铁网,到济南、北京、上海的时间大幅缩减,其中到北京仅需5个多小时。

烟台物华天宝,资源丰饶,是中国著名的渔业基地、水果之乡、绿色果蔬和重要的黄金产地,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樱桃、葡萄酒等特产名扬海内外。近年来,烟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 “联合国人居奖”等一系列荣誉。

威海和宁波地理位置类似,威海为何发展不起来?

威海和宁波地理位置类似,威海为何发展不起来?

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如何,很大程度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发展状况。就比如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相较于内陆来说就比较发达,而东部地区也比西部地区要更加发达,除此之外,南部地区也要比北部地区稍发达。而那些海港城市由于他们开放程度比较深入,也会有更多的经济发展条件。说到海港城市,我们很容易想到宁波,在中国近代宁波就作为开放的通商口岸开始了发展,直到今天,宁波可以说是一线城市中的一匹黑马。

相比较于宁波,地理位置各种情况较为相似的城市那就是威海了,但是威海却没有宁波发展的那样好,甚至同为山东海滨城市的青岛和烟台都比威海发展的要好很多,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威海的进步呢?

威海是我国第一批开放的沿海城市,他的发展状况却不尽人意。这与威海的本身有着很大的联系。威海整体占地面积大约有290多万平方千米,但是相比于其他较为发达的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比较低。人口低就会导致劳动力的不足,这也成为阻碍威海经济发展原因之一。然而导致威海人口较少的原因可能就是威海的工资水平较低,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别的城市打工,人口外流严重。

威海作为一个滨海城市,旅游业也十分发达。相对于这样一个旅游城市,很多投资商都来投资建房,然而房子多人少,就会导致一定的亏损。除了本地人,其他外地人也只是会出于度假木底来威海游玩,很少会在威海购入房产。而且在威海交通方面也并不发达,除了新建成的高铁,威海没有其他的较为发达的客运,想要坐飞机还要跋涉到烟台蓬莱机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威海经济的发展。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也表明了交通的重要性,想要发展好的经济,首先就要发达的交通。

威海的生态环境较为良好,经济发展不足,很多人都觉得危害是一个适宜养老养生的城市,而并不是一个适宜年轻人打拼的城市。可以说威海的生活节奏十分慢,相对于很多一线城市来说,人们的压力也比较小。同时,威海也有十分大的发展前景。近几年也有许多厂商在威海投资建厂,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帮助威海发展,这几年威海的经济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也在很多方面都初见成效。我们都相信威海这样一个海边城市也一定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威海市当时为什么从烟台分出去自立成市呢?

威海和烟台市区距离之近,就像是同一座城市。事实上在1987年之前他们本身就是同一座城市。

关于威海从烟台分离的原因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为了扩大胶东地区的城市规模、有人说是为了削弱烟台在省内的地位、有人说是跟其他省一样为了增加城市数量,还有人说是以前的烟台太大了……说什么的都有,但这些都只是猜测和传言,至今并没有确切说法。

不过总体来说,当初把威海分离出去也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弱化了烟台,但分离之后的威海确实在发展方面更具独立性,并且在县域经济方面有了很好的建树,荣成、文登、乳山都进军百强县,荣成还曾跻身过百强县前十名。如果威海留在烟台,那么烟台会比现在的体量更大,竞争力更强,但恐怕不会增加出这么大规模的GDP和人口。

不过以目前的城区跨距来看,烟台威海重新合并更有利于两者乃至整个山东的发展。因为现在进入了大城博弈的时代,不仅中西部都在搞一城独大,就连东部群狼经济的省份也开始了大城模式。比如省会首位度倒数两名的济南和南京,前者直接吞并了一个地级市,后者把全部县级市撤市划区。像珠三角这样高度繁荣的地区已经全面告别县区,全部实现城市化,并开始了城市化对接,比如广佛一体化已经实现,深莞惠也在推进中。

那么像烟台威海这样城区间距只有50多公里的情况下,想实现同城化并非难事。而推进同城化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合并,将烟台打造成一个经济规模对标青岛的大都市,让山东重新实现新版三足鼎立的格局,会有助于胶东的再度崛起,有助于山东省域竞争力的提升。

2019年烟台GDP7653亿,威海GDP2963亿,GDP总和10616亿,人口总和996万,建成区总面积543平方公里,百强县总数6个,上市公司数量55家。

烟台威海如果合并,这样的规模之下未来有望成为山东第一经济大市。因为烟台和威海两个城区之间需要建造一座新城,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人口、企业、学校、投资等来填充,对于城市的曝光率、竞争力都会有大幅提升。加之接近于青岛的经济规模和庞大的人口体量,辅以强劲的民营经济基础,合并后的新烟台的前景将不会弱于青岛济南。北方地区也会新增一个沿海万亿俱乐部城市与南方大城市相抗衡。这会是一个1+1>2的选择。

威海市当时为什么从烟台分出去自立成市?

建国以来,威海大部分时间都与烟台一道,属于烟台的县级市,1987年威海正式从烟台划出,独立为地级市,此时距离1984年烟台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过去了3年。

威海独立成地级市与改革开放有直接关系,也与沿海性质有很大关系。狭义层面上讲改革开放就是实现与世界之间的经济贸易,吸引外资来投资, 而威海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向东隔海靠近日韩 ,独立为地级市,可以在吸引日韩企业前来投资时,减少相关流程,转型迅速。

威海刚从烟台划出时,GDP不到烟台的40%, 但划出后10年时间,威海发展特别迅速,1997年威海的经济发展为烟台的60%,可以说这十年是威海发展的黄金十年。后期威海的经济发展逐渐放缓,这才有了网络讨论将烟威合并,组建大型地级市的说法。

虽然威海划出独立为地级市,但是威海与烟台之间的联系从未间断过 ,不管是公路、铁路,还是医疗、就业等,烟威之间都来往频繁。两个地级市中心区域直线距离不足70公里,民间更是来往非常密切。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中央当年有一个考量——在威海成立经济特区!新加坡前总理,国务资政李光耀先生先后3次到威海考察,准备成立——新加坡威海工业园。后中央几次开会评估最终方案流产。(主要是从军事角度评估)最后工业园落户江苏省苏州市——新加坡苏州工业园。据坊间报告,当年邓公设想从南到北沿海设立3个特区——深圳特区,上海浦东特区,威海特区。当年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威海荣成人,原姓刘)3次陪同李光耀参访威海。太可惜了,威海错过一次重大的 历史 机遇!

威海和烟台市区距离之近,就像是同一座城市。事实上在1987年之前他们本身就是同一座城市。

关于威海从烟台分离的原因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为了扩大胶东地区的城市规模、有人说是为了削弱烟台在省内的地位、有人说是跟其他省一样为了增加城市数量,还有人说是以前的烟台太大了……说什么的都有,但这些都只是猜测和传言,至今并没有确切说法。

不过总体来说,当初把威海分离出去也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弱化了烟台,但分离之后的威海确实在发展方面更具独立性,并且在县域经济方面有了很好的建树,荣成、文登、乳山都进军百强县,荣成还曾跻身过百强县前十名。如果威海留在烟台,那么烟台会比现在的体量更大,竞争力更强,但恐怕不会增加出这么大规模的GDP和人口。

不过以目前的城区跨距来看,烟台威海重新合并更有利于两者乃至整个山东的发展。因为现在进入了大城博弈的时代,不仅中西部都在搞一城独大,就连东部群狼经济的省份也开始了大城模式。比如省会首位度倒数两名的济南和南京,前者直接吞并了一个地级市,后者把全部县级市撤市划区。像珠三角这样高度繁荣的地区已经全面告别县区,全部实现城市化,并开始了城市化对接,比如广佛一体化已经实现,深莞惠也在推进中。

那么像烟台威海这样城区间距只有50多公里的情况下,想实现同城化并非难事。而推进同城化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合并,将烟台打造成一个经济规模对标青岛的大都市,让山东重新实现新版三足鼎立的格局,会有助于胶东的再度崛起,有助于山东省域竞争力的提升。

2019年烟台GDP7653亿,威海GDP2963亿,GDP总和10616亿,人口总和996万,建成区总面积543平方公里,百强县总数6个,上市公司数量55家。

烟台威海如果合并,这样的规模之下未来有望成为山东第一经济大市。因为烟台和威海两个城区之间需要建造一座新城,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人口、企业、学校、投资等来填充,对于城市的曝光率、竞争力都会有大幅提升。加之接近于青岛的经济规模和庞大的人口体量,辅以强劲的民营经济基础,合并后的新烟台的前景将不会弱于青岛济南。北方地区也会新增一个沿海万亿俱乐部城市与南方大城市相抗衡。这会是一个1+1 2的选择。

威海的独立,不是烟台市能决定的,又不是威海市所能做到的,是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所以这个问题不用回答。

简单点说,烟台太大,难以面面俱到,威海从烟台拆分出来独立建市,更利于威海的发展,毕竟独立建市,拥有了更大的自主发展性,如果还留在烟台,威海的发展就将极大的受限。

从1949年10月至1987年6月,威海先后属 东海专区、文登专区、莱阳专区、烟台专区和烟台地区、烟台市。 这中间行政区划多有变更,而威海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烟台管辖之下。直到1987年6月15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威海从烟台拆分出来独立建市,并升为地级市,并将烟台市所辖荣成、文登、乳山三县划归威海,至此就形成了今天山东 17个地级市之一的威海市。

烟台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烟台地区,至1983年8月30日撤地设市,地级市烟台共下辖 文登、荣成、牟平、乳山、海阳、栖霞、莱阳、招远、黄县、蓬莱、掖县、长岛(海岛县)等1个县,同时代管省辖县级市威海市,总面积接近2万平方公里,是当时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

从1987年6月威海脱离烟台单独建地级市到现在已经整整33年了,现在的威海,也已经发展成了拥有人口283.6万人,下辖2区两县级市(代管),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1.09平方公里的山东省经济发达的沿海强市。那么,当年威海为什么要从烟台拆分出来单独建市呢?

原因之一是原烟台市下辖县市过多,在威海还没有从烟台脱离单独建市前,地级市烟台共下辖12个县代管一个县级市(威海),总面积接近2万平方公里,是山东省当时管辖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面积这么大,下辖县市这么多,这对于烟台的长远发展来说,肯定难以照顾全面,只会顾此失彼,造成下辖县市发展不平衡是必然的。而且,以当时烟台现有的行政资源,要管辖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的县市实在是超出能力所在。因此,就很有必要对烟台进行行政拆分,而把威海单独设市是最好的选择。

威海是沿海城市,三面临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战争的发源地,是中国大陆距离日本东京、韩国首尔最近的城市,威海在近代,是北方工业经济的重要发源地,将威海单独设市,这对于威海、乃至于山东省长远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于 历史 原因,日韩投资比较青睐山东半岛沿海城市,沿海独立设市,对吸引日韩投资可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就要说到威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了,威海三面环海,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威海承担着山东省对外开放先行试点的重任,但是限制于行政级别太低(县级市),威海很多政策都需要经烟台再下达,这无疑对威海招商引资形成很大的掣肘,并不利于威海长远发展。

威海早在1984年便成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山东省内,威海和烟台青岛一样都是山东半岛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由于其深厚的 历史 积淀,特别是在晚清时期在威海发生了太多的 历史 大事,实际上威海在吸引日韩企业投资方面的力度并不弱于烟台和青岛,把威海从烟台单独出来建立地级市,可以减少相关流程,对吸引日韩投资有利无弊。

威海建市33年,发展有目共睹,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3.73亿元,人均GDP位居山东省前列,2018年入选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2019年成为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这说明当初威海脱离烟台单独建市是非常有远见的举措,这对于威海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于威海的发展,毕竟独立建市,拥有了更大的自主发展性,如果还留在烟台,威海的发展就将极大的受限。

从1949年10月至1987年6月,威海先后属东海专区、文登专区、莱阳专区、烟台专区和烟台地区、烟台市。这中间行政区划多有变更,而威海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烟台管辖之下。直到1987年6月15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威海从烟台拆分出来独立建市,并升为地级市,并将烟台市所辖荣成、文登、乳山三县划归威海,至此就形成了今天山东17个地级市之一的威海市。

烟台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烟台地区,至1983年8月30日撤地设市,地级市烟台共下辖文登、荣成、牟平、乳山、海阳、栖霞、莱阳、招远、黄县、蓬莱、掖县、长岛(海岛县)等1个县,同时代管省辖县级市威海市,总面积接近2万平方公里,是当时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

从1987年6月威海脱离烟台单独建地级市到现在已经整整33年了,现在的威海,也已经发展成了拥有人口283.6万人,下辖2区两县级市(代管),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1.09平方公里的山东省经济发达的沿海强市。那么,当年威海为什么要从烟台拆分出来单独建市呢?

原因之一是原烟台市下辖县市过多,在威海还没有从烟台脱离单独建市前,地级市烟台共下辖12个县代管一个县级市(威海),总面积接近2万平方公里,是山东省当时管辖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面积这么大,下辖县市这么多,这对于烟台的长远发展来说,肯定难以照顾全面,只会顾此失彼,造成下辖县市发展不平衡是必然的。而且,以当时烟台现有的行政资源,要管辖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的县市实在是超出能力所在。因此,就很有必要对烟台进行行政拆分,而把威海单独设市是最好的选择。

威海是沿海城市,三面临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战争的发源地,是中国大陆距离日本东京、韩国首尔最近的城市,威海在近代,是北方工业经济的重要发源地,将威海单独设市,这对于威海、乃至于山东省长远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于 历史 原因,日韩投资比较青睐山东半岛沿海城市,沿海独立设市,对吸引日韩投资可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就要说到威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了,威海三面环海,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威海承担着山东省对外开放先行试点的重任,但是限制于行政级别太低(县级市),威海很多政策都需要经烟台再下达,这无疑对威海招商引资形成很大的掣肘,并不利于威海长远发展。

威海早在1984年便成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山东省内,威海和烟台青岛一样都是山东半岛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由于其深厚的 历史 积淀,特别是在晚清时期在威海发生了太多的 历史 大事,实际上威海在吸引日韩企业投资方面的力度并不弱于烟台和青岛,把威海从烟台单独出来建立地级市,可以减少相关流程,对吸引日韩投资有利无弊。

威海建市33年,发展有目共睹,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3.73亿元,人均GDP位居山东省前列,2018年入选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2019年成为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这说明当初威海脱离烟台单独建市是非常有远见的举措,这对于威海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现在有不少人希望烟台与威海重新合并,而事实上,烟台与威海在几十年前的确同属一市,当时的威海是烟台代管的一个县级市,然而,那时的烟台下辖地区实在太多,威海的诸多发展优势受到了阻碍,因此将威海划出。

威海之名,最早出现于明朝,明洪武三十一年,为抵御倭寇侵扰,明朝在山东设置威海卫、成山卫与靖海卫,当时的威海卫本属于文登县,之后在成祖永乐元年正式建立威海卫城,取“威震海疆”之意。

清朝入关后,在雍正十三年,裁撤成山卫,置荣成县,属登州府,裁威海卫与靖海卫,并入文登县,改设威海、靖海二巡检司,直到甲午海战之后,清光绪二十四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将威海卫变成英国殖民地,不过威海卫城里仍属文登县。

建国之后,从1949年到1987年的数十年岁月中,威海先后属于东海专区、文登专区、莱阳专区与烟台专区,后又纳入烟台地区与烟台地级市,虽然期间区划多有变更,但威海大多数时间都属于烟台的管辖之下。

直到1987年6月15日, 威海正式从烟台拆分出来,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同时被划出来的还有烟台原辖的荣成、文登与乳山三县,均划入威海的管辖,由此形成威海市。

烟台的前身是在1958年成立的烟台地区,之后在1983年撤地改市,而当时地级的烟台市之下管辖着文登、荣成、牟平、乳山、海阳、栖霞、莱阳、黄县、招远、蓬莱、掖县、长岛与威海等13个县市,总面积达到2万平方公里,是当时山东最大的市之一。

从1987年正式脱离烟台单独立市的威海市,目前已成为人口近三百万,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建成城区达到290多平方公里的沿海经济发达强市。

当年为何将威海从烟台析出?原因其实很简单。

第一,烟台实在太大,管辖实在太多

没有将威海分出之前的烟台,是山东面积最大的市之一,然而下辖地区实在太多,很容易造成一碗水端不平,最终顾此失彼的情况发生,烟台那时的自身实力并不算太强,要管辖如此众多的地区,实在是超出了其能力范围。

从烟台的发展长远来看,下辖的县市太多,难免顾头不顾尾,很难面面俱到,最终就会造成下辖的县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因此,有必要对烟台进行拆分。

第二,威海的优势无法完全发挥出来

威海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地处胶东半岛的尖端,三面环海,距离日韩等地都非常近,也是近代北方重要的工业与对外贸易发源地,出于 历史 原因,日韩等地的投资非常青睐山东半岛沿岸的城市。

然而,当时的威海虽然是山东对外开放的试点地区,可其级别太低,很多的计划都需要先经过烟台才能下达,对威海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掣肘。

威海单独立市后,减少了大量相关流程,对于外资的吸引与对自身的发展都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减负之下的烟台,也得以轻装上阵,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发展自身,目前的烟台与威海都已发展成为山东乃至整个北方著名的沿海发达城市,成绩有目共睹。

不分家的话,烟台辖区太大,做不到兼顾每个区县的发展,为了精细化发展,所以分家了。

威海是从“烟台地区”划出去的,当时还没有烟台地级市这个概念。

1 987年威海脱离烟台,从县级市升级为地级市,将烟台市所辖荣成、文登、乳山三县划归威海市管辖。 2014年文登市撤销改为文登区。威海总面积为5800平方公里左右,经济总量已经达到3500亿。很多人认为威海面积小,且和烟台在文化以及饮食等习惯上区别不大,便有了烟威合并的想法。威海并入青岛我认为是最合适的,因为山东没有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山东第一强市青岛,

放在全国表现一般,主要是是山东的县域经济比较发达,各市发展相对均衡,显示出来青岛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那成都来说吧GDP13000多亿人民币,但在四川GDP第二高的绵阳才3000多亿,差距大才显示出成都的凝聚力和中心地位,中原大地的郑州也基本这样的。举一省之力发展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胶东三市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GDP总量己达到17765.97万元,已远超天津14658.36万元,重庆14773.36万元,青岛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已经确立,一旦作为直辖市增设考量,山东烟台必为后备力量之首选,威海自然被收入囊中。直辖市的设立这对于推动烟大海上通道的进程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为什么 #发展 #经济

威海为什么发展不过烟台_烟台经济为何比威海发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