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秦朝法律中竟有一条奖励见义勇为者
2024-11-07
张弘范,是元代名将张柔第九子。张柔(1190—1268年),字德刚,河北定兴河内里人,是元朝历史初期;即蒙古国时期,中原地方武装中有名的军阀头目之一。元太祖八年(1213年),蒙古军南下中原,接着金都南迁,从中都(今北京)迁到汴梁(今河南开封),以避蒙古之军锋。张柔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乡邻亲族数千余家结寨自保,金任命他为定兴令。后来又升迁至中都留守兼知大兴事。
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他与蒙古军战于狼牙岭(今河北易县紫荆关附近的狼牙山一带)。兵败被俘,降于蒙古。当时蒙古人对各地归降的官僚、军阀等多沿用金朝官称,仍让他担任旧职。在此期间,张柔扩张势力,占领了以保州(今河北保定)为中心的三十多座城市。元太祖二十年(1125年)蒙古人任命他为行军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元太宗四年随蒙古将军速不台围金之汴京。速不台是以勇猛善战闻名的将领,与折里麦、哲别、虎必来等人被并称为“四狗”。(“四狗”是蒙古人对勇将的褒称,无贬义)。元太宗五年(1233年)金元帅崔立献汴京城投降,张柔又随塔察儿攻克蔡州,金亡。这一年张柔入觐元太宗窝阔台汗,被提升为万户,兼管军民,成为独据一方的汉军首领之一。
在父兄师友的薰陶下,张弘范成长为一个文武全才的年轻将领。元宪宗蒙哥六年(1256年)时,张弘范正二十岁,已经成人了。他身长七尺,仪表出众。当时男子成年都有蓄须的风尚。张弘范长须拂胸,丰采翩翩,算得上一位美髯公。不仅是骑射能手,而且以善于马上舞槊(即古代的武器长矛)知名于时。口才很好,善于应对,诗歌也写得爽郎可通,很有特色。他的作品不留底稿,随手散落,后来有人为他网罗遗佚,刻印了一部诗集,即传世的《淮阳集》。
庐陵邓光荐写序时说:“据鞍纵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存之穹壤,要是古今一奇。”(诗人的风格好象奔驰于马上的英雄握着长矛,饮酒赋诗。格调之高,可以叱咤风云,才情豪爽,不可一世。……这些作品存在天地间,可以算得上是古今之一奇。)这些评语当然少不了有些溢美和偏爱的成份,但大致总可以反映他诗作的倾向性。总之,当元朝开国之初,由于出身和教养,他属于上升阶层中的新一代人物,在他身上河朔豪士生气勃勃的色彩似乎比贵胄子弟们的纨绔习气要强烈一些。
十月张弘范班师还朝,朝廷上安排了不少庆功活动。忽必烈在内殿宴请这位百战归来的将领,为他洗尘,慰劳他的凯旋,是这一系列庆祝活动的顶峰。但乐极生悲,死亡女神已经在向他招手了。由于他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和水土等环境,再加上又得了疟疾,返回大都后不久就病倒了。忽必烈十分关心这位由前线归来的勇士,特命御医前往护视,并规定每天要把张弘范的病情作专门的汇报,并让近侍传出口谕给御医说:“我有军国大事,等着同九拔都商量决定。你们一定要尽心治疗,使他迅速恢复健康。”又命令卫士坐在张弘范的门口,对来探视的人们说:“九拔都病得很重,除非至亲和医护人员外,皇帝有诏令,停止一切对病人不必要的干扰。”尽管用了最贵重的药物,安排了最高级的护理,仍没有挽救了这位九拔都的生命。至元十七年(1280年)过了新年后,他的病转重了。他自己也意识到病不会好了,要求从病房回到自己的旧居室,把亲戚宾客们召集来,和他们一一告别。最后,他叫人把南征时忽必烈赐给他的尚方宝剑与铠甲取出来,握着儿子张珪的手,珍重地交付给他。并且说:“我当年用这剑与甲为国家的统一立过功劳,你佩带宝剑、穿戴盔甲时,不要忘记了爸爸!”他摩挲着剑与甲,在那些金戈铁马,峥嵘岁月的回忆中晕眩过去,那些回忆中当然也少不了江南儿女的血腥。海波和血浪的影子使他的视线模糊了,他最终地闭上了眼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