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简介和传统习俗
2023-10-28
当交流bobbymcferrin生平简介,大家应该都了解,有朋友想问bob robert,这究竟是咋回事?让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著名的十大音乐家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在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比较抽象的艺术,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的世界上著名的十大音乐家,一起看看吧! 世界上著名的十大音乐家 1、舒曼 :(1810-1856)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2、莫扎特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是音乐史上罕见的奇才。 3、海顿 :约瑟夫·海顿于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也纳。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4、 舒柏特: 奥地利作曲家,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近郊一个中等市民家庭。 5、巴赫 :巴赫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的埃森纳赫城。他的家庭是一个音乐世家,大约从16世纪开始,巴赫家族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 6、李斯特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生平1811年l0月22日李斯特生于匈牙利西部肖普朗的莱丁村。 7、柴科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1840-1893)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 8、卡尔·车尔尼 :1791年,奥地利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车尔尼出生在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他3岁时就能弹钢琴,7岁时能将自己的乐思记录下来,10岁时已能清晰流畅地弹奏莫扎特、克莱曼蒂的全部钢琴作品,并且具有超凡的音乐记忆力。 9、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十八世纪后年叶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1770年12月26日贝多芬诞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祖父原是荷兰籍,移居德国后,曾任当地宫廷乐长。 10、肖邦 :波兰作曲家,有一半的法国血统。他的父亲移居华沙,教贵族子弟学法语。肖邦在孩童时代就显示了音乐天才,并就学于新成立的华沙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他恋上了年轻的歌手康斯坦西娅.格拉特科芙斯卡。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 拓展阅读: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巴赫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于1685年3月31日出生在德国图林根的爱森那赫。这是一个富有音乐传统的城市,据说城门上还镌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照耀”这样的铭文。巴赫的家庭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家族。他们长期生活在这一带,辈辈相传,以音乐为生,三百年间,有50多名音乐家见于记载,及至约·塞·巴赫,已是第五代传人。 父亲是小巴赫的第一任老师。7岁起,他就在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校上学,因成绩出众,深得老师喜爱。其时,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演出活动,以补贴学费。10岁时,父母去世,他遂由哥哥抚养,并担负他的音乐教育。 巴赫对哥哥的教学日渐不满,总向哥哥提出种种问题,哥哥常因学力不逮无法作复而恼羞成怒。哥哥藏有前辈著名大师们的作品手抄谱,巴赫很想借来一阅,但屡遭拒绝。巴赫知道乐谱的藏处,每经于此,都不忍离去,情急之中,终于想出了办法。每当夜深人静,趁家人都已入睡,他便悄悄起身取出乐谱,在淡淡的月光下偷偷抄写。半年之后,全部乐谱抄录殆尽。然而,不想就在此时,东窗事发,终于败露。哥哥于气愤之中,不顾手足之情,把巴赫辛辛苦苦半年抄录的乐谱悉数撕毁。 巴赫年岁虽小,但生性顽强,为了学习,不怕任何困难。听说汉堡有位著名的管风琴大师技巧相当高超,巴赫心向往之。无奈路途遥远,身无分文,他只好携带干粮,只身徒步前往。凭草垛栖身,饮河水消渴,一路风尘坎坷,巴赫全都置之度外。一次往返180里,归来时已是双足生满血泡。然而,能观摩大师演奏,聆听大师教诲,小巴赫每次出发之前,从不犹豫。 1702年,巴赫从学校毕业。以其优异成绩,完全可以免试深造,但生计无着,只能就业于阿恩斯塔特城教堂弹奏管风琴。供职后,为提高琴艺,他常常通宵达旦,发奋练习,每逢假日,仍徒步前往汉堡,从老师学习。 在鲁贝克教堂任职的布克斯特胡德,是当时北德最杰出的作曲家和管风琴大师,巴赫对他仰慕已久,早盼着一睹大师风采。正巧巴赫获得了为期一个月的休假,他不顾往返640多里的路程,又一次背起行囊,风餐露宿,徒步走向鲁贝克。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与演奏,令巴赫大为倾倒。他如饥似渴地向前辈大师讨教,竟流连忘返误了归期。 巴赫返回阿恩斯塔特时,已是四个月之后。上司们素来与他有隙,乘机罗列了他的一大堆罪状,除了超延假期可以归为玩忽职守外,还说他在演奏中曾加进怪诞的异端音响,令教友吃惊。各位上司有的指责他在仪式中醉心演奏,时间过长;有的指责他无心演奏,时间过短。尤其可笑的是,指责他未经教会当局许可,就擅将表妹带进教堂唱歌。巴赫见状哭笑不得,愤然辞职离去了。 几经辗转,巴赫于1708年来到魏玛,就任魏玛公爵的宫廷风琴手。当时的音乐家毫无地位可言,巴赫的姓名与马夫、厨娘列于一册。教堂中,为风琴师特设一间小屋。公爵礼拜时,则开启屋门,以便听见琴声;公爵祈祷时,则关闭屋门,风琴师没有资格在这一场面中露面。在低下的奴仆地位中,巴赫的音乐家声誉却日渐增高。1717年,法国著名古钢琴家玛尚来到了德国,在德累斯顿举行音乐会。他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视德国音乐家不过芥土。当时,德累斯顿宫廷特别崇尚法国音乐,吹捧逢迎之中,玛尚更是洋洋得意,不可一世。在玛尚的一次音乐会后,巴赫应邀即席演奏一曲。玛尚听了,登时大惊失色。有人提议玛尚与巴赫举行比赛。 第二天举行赛事时,只巴赫一位选手出场,玛尚先生早已连夜乘车逃之夭夭了。 巴赫的胜利大长了德国音乐家的志气,但他的处境并无丝毫改善。宫廷的区区赏赐也早被宫臣们吞食,进了他们的腰包。巴赫忍无可忍,与公爵不断发生冲突,终于鼓起勇气提交了辞呈。公爵看到一名奴仆竟敢逆忤犯上,勃然大怒,扣留不放。巴赫屡次请求,都未获准。当时有位奎登公爵嗜乐如命。有人说他爱音乐胜于江山,国家支出中的三十分之一都支付了乐队经费。奎登公爵久慕巴赫盛名,听说上述种种后,便深夜派车偷偷去接巴赫,但出师不利,竟被发现。巴赫反遭逮捕,拘禁月余。获释后,他终于离开魏玛,就职奎登,时1717年岁末。 奎登六年,于巴赫来说,是难有的平静,但好景不长。公爵的儿子成婚后,开销增加,乐队经费大额度削减;巴赫自己的孩子们也已逐渐长大,他希望孩子们能在大城市受到高等教育,以避免自己早年间的不足。于是,1723年他举家迁往莱比锡,在圣弗玛教堂附属歌唱学校任合唱指导。为了这一职位,巴赫不得不忍着极大的屈辱在一份卖身契一样的职责书上签了字。这份文件写道:“我要以举止言行为学生做榜样;我要耐心教育学生;我要服从督学大人和学校首长;我要勤于教导合唱,但也要训练器乐,以节约学校开支;我教的音乐不应过长,也不应与歌剧相像,要吻合听众的 虔诚精神;不经批准,我不得在任何大学任职;不经市长批准,我不得擅离本市。”凡此种种。 从这个苛刻的文件中,可以想见巴赫处境的困难。首先是生活拮据。当时在德国工作的意大利女歌星的年收入是五千到一万塔列尔(货币名),而巴赫只有七百,他不得不为区区几文钱忍辱力争。他看到学校教学无序,质量低下,向当局提出改进意见后,竟遭到残酷迫害。当局说他“不服管教,屡教不改”,决定“降薪降职,以示惩处”。 偌大世界,巴赫竟再无好去处。他忍辱负重一直留居莱比锡,把精神全部寄托于音乐事业和培养孩子们成长。他的孩子们中有好几位出类拔萃,后来成为世界著名音乐家。 1750年7月28日,贫病交加的巴赫因眼疾手术无效,与世长辞。他的遗体被静静地埋在教堂公墓里,连墓碑也没有。妻子生活无着,从此住进了贫民收容所,十年后,与他在另一个世界团聚去了。 巴赫一生写有包括清唱剧《马太受难乐》、《勃兰登堡协奏曲》和《平均律钢琴曲集》在内的500多部各种体裁的作品,但生前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大都没有出版。 如今,巴赫的音乐已经成为不朽的经典,成为“某种不可企及的标范”。 自他之后的每一代音乐家,无不领受着他的深刻影响;自他之后音乐史中的每一步重大发展,无不感受着他的有力推动。巴赫的音乐是人类进步音乐文化中的灿烂花朵,它将永呈瑰丽,与世长存。 名人故事:音乐家贝多芬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他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在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在贝多芬才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把小手都练肿了还是不敢休息。 贝多芬从4岁长到了8岁,经过4年的刻苦练习,他的钢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酒徒父亲也感到满意,于是便让他在音乐院举行了一次独奏音乐会,这次演出非常成功,父亲享受到了儿子成功的喜悦。 17岁的时候,贝多芬来到维也纳,他以非常崇敬的心情拜见了莫扎特,莫扎特给了他一个很难的曲子让他即兴演奏,贝多芬的演奏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他说:你们要注意这个孩子,他将来会惊动全世界的。由于自己的刻苦努力,他终于在维也纳艺术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经常以钢琴家的身份登台演出,而且演奏的都是自己的作品,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正当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的耳朵患上疾病,后来彻底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个残酷的打击,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打垮贝多芬,他还是靠顽强的毅力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在他的《命运交响曲》里,我们都能听到他和命运做斗争的声音。 1807年,贝多芬正住在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里来了一大批客人,他们都是当时拿破仑派驻占领维也纳的法国军官。公爵想请客人们听音乐,就派人去请贝多芬,但未向贝多芬说明情况。贝多芬不明就里,带着自己新写完的《热情奏鸣曲》兴致勃勃地赶来。进客厅一看,竟是一帮占领军,贝多芬当即就拒绝了公爵的要求。 公爵恼羞成怒,竟然板起面孔对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贝多芬为李希诺夫斯基的无耻卖国行径愤怒到极点,他不顾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乐谱忿然离去,并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个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这样一封信:公爵!您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则全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还有的是,而我贝多芬却永远只有一个! 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海顿 交响曲,如今已成为最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它的奠基人海顿却曾是一位奴仆身份的作曲家。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年4月1日出生在奥地利南部的罗劳。父亲是制造车轮的工人,很喜欢音乐,不用看谱就能弹竖琴,还会唱歌。母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辛辛苦苦操持家务,与音乐全然无缘。 海顿的家庭虽然穷苦,但充满着亲爱和温暖,每天晚上家里都要举行音乐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海顿从小就爱上了音乐。一位亲戚发现了海顿的音乐天赋,就领他入汉堡神校唱歌学琴。这所学校教学非常严格,为海顿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牢靠的基础。 由于海顿天生一副好歌喉,8岁时被维也纳的圣司蒂芬大教堂唱诗班选中。在唱诗班里,他还学会了演奏管风琴和小提琴。17岁时,海顿因变声不能再唱歌,教堂想辞退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一天,他无意中剪掉了前座同学的头发,正好授人以柄,被校方革除。 出了校门,海顿孤苦伶仃,无以为生,只好流浪街头,靠卖艺糊口。后来,他开始从波波拉学习作曲,并为波波拉的学生弹伴奏。为了一日三餐,穷苦的海顿还必须为老师做奴仆。 1752年,海顿的作品得到了冯贝格男爵的赏识,男爵录用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让海顿来宫中为自己写作。 1760年11月,海顿结婚了。妻子玛丽亚性格乖戾,不喜欢音乐,也不尊重丈夫的工作,常常把海顿的乐谱当废纸来包东西。海顿因此十分苦恼,却也无计可施。 海顿29岁那年来到匈牙利艾斯塔哈基公爵的宫邸任乐长。那时,被雇用的音乐家和主人之间订有详细而苛刻的合同:上班时必须穿号衣戴假发;必须按主人的命令写作;乐曲必须投主人所好;必须按时完成交稿,等等。繁重的差遣,令海顿忙得岌岌乎不可终日,每天上午作曲,中午听公爵训话,下午指挥排练,晚上演出。他还要像监工一样负责乐队考勤,一旦出错,就会遭到痛骂。他要负责管理每件乐器、每张乐谱,要负责给新学员上,整天像钟表一样运转。名曰乐长,其实形同仆役。在这样的环境中,海顿无可奈何地工作了30多年,主人也前后换了四代。 1772年夏天,继位已10年的第二代公爵出外避暑,乐队当然要奉陪。公爵乐不思蜀,早已忘了归期。乐队队员们思念家人,归心似箭。大家求计于海顿。海顿虽身为乐长,却也无法左右公爵,想来想去,终于有了办法。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一部新写好的交响曲开始了。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都过去了。“不是说要奏一部不寻常的作品吗?它不是和平常一样吗?”公爵很失望。说话间音乐已进入第四乐章。在一片沉郁的音乐声中,大家忽然看见有两位乐手合上乐谱,吹熄谱台前照明的蜡烛,抱着乐器,从容地从舞台上退下去了。台下人大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再看其他的乐手,都依旧安详地演奏。接着,又有一名乐手下去了。陆陆续续地下去了好多位,最后台上只剩下两个人。他们轻轻奏完最后的曲调后,也吹熄了自己的蜡烛。台上漆黑一片。听众都为之瞠然,连鼓掌都忘了。 公爵还不至于太愚钝,他终于明白了海顿的用意:大家想走。第二天,便起程返回了。后来,人们给这首乐曲起了个名称,叫作《告别》。1790年,第三代新公爵继任。他无心欣赏音乐,解散了乐队,念海顿已是三朝元老,便保留了海顿的薪金,让他挂职赋闲。海顿终于有机会到外面的世界透透气了,于是,往返于维也纳和伦敦之间。第二年,他到伦敦在查洛蒙主办的音乐会上发表新作,而后又回到维也纳,写了12首交响曲,其中包括著名的《伦敦》、《时钟》和《惊愕》。 关于《惊愕》交响曲,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听说海顿有一部新作要演奏,伦敦的达官显贵们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地来到剧场。演奏开始了,优雅的第一乐章使听众们飘飘然,宁静的第二乐章又使人们昏昏欲睡。就在这时,忽然间鼓声大作弦管齐鸣,第三乐章惊醒了在座所有人,有不少打盹的听众被这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惊得跳了起来,有些贵妇人甚至被吓得差点背过气去。 1791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海顿音乐博士学位,按规定他要提交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便叫作《牛津交响曲》。英国之行,使海顿名利双收,从此他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1798年,66岁的海顿应新继位的第四代公爵召请,再度回到艾斯塔哈基,完成了清唱剧《创世纪》及《四季》两部巨作。 海顿在英国逗留期间,曾听过亨德尔的《弥赛亚》,他决心自己也要创作一部清唱剧。 《创世纪》的脚本本来是为亨德尔写的,亨德尔没有使用。海顿根据英译本写成了这部作品。1799年3月4日《创世纪》公演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海顿在音乐会座席中听到“光芒初现”那一段充满戏剧性的歌曲时,情绪激动,不能自已,突然站起来,指着天空,大喊:“光芒从那儿射过来了!” 1804年,海顿被选为维也纳荣誉市民。1809年5月,拿破仑进攻维也纳,居民们个个惶恐不安。海顿泰然自若地对人们说:“不必惊慌,只要有我在,便不会有事。”说完,便坐在钢琴边,一遍又一遍地演奏由他作曲的奥地利国歌。其时,海顿年事已高,相当衰弱,几天后,即1809年5月31日,77岁高龄的海顿在为人们留下1000多部作品之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时值战争,无法举行隆重葬礼,送葬者仅寥寥十几人。 这位善良的老人一生中忍受着令人窒息的屈辱,以乐观顽强为唯一的武器,战胜重重困难,为人类的音乐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身后的荣耀何以能够消补生前的恨憾于万一呢? ;
Rahzel说过自己是“the god father of noise"也就四bbox教父,按他已有50的多。大叔级别的人物,而且bbox兴起才10年左右,应该就是他了,至于资料,百度贴吧专门有关于他的,楼主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学生时期的 McFerrin 就读加州州立大学及洛杉矶的 Cerritos 大学,主修钢琴。参与乐团 the Ice Follies 的巡回後,便展开音乐表演生涯,McFerrin 参与模仿乐团、小酒馆表演、舞戏团等形式演出。
1975 年 McFerrin 与 Debbie Green 结婚,育有三子。1977 年 McFerrin 来到纽奥良,担任乐团 Astral Projection 的歌手,他在这里遇到传奇喜剧演员 Bill Cosby(随後 McFerrin 搬到三蕃市),受到 Cosby 的赏识,McFerrin 得到 1980 年的花花公子爵士音乐节的演出机会。 隔年 McFerrin 在 Kool 爵士音乐节的演出,受到主流音乐厂牌 Elektra 青睐,赢得一纸合约,1982 年,32 岁的 McFerrin 终於如愿发行首张 同名专辑。
首张专辑虽然暗示 McFerrin 的潜力,不过因为刻意迎逢时下流行以保销售量安全过关,导致日後评价平凡,同名专辑 内容翻唱爵士钢琴手 Bud Powell 作曲的 Hallucinations 与自己创作的 All Feets Can Dance,是专辑代表作(开场曲 Dance with Me 与翻唱 Van Morrison 的 Moondance 也值得推荐)。
钢琴手 Victor Feldman 的弹奏为专辑增添多样风貌,Phoebe Snow 在 You've Really Got a Hold on Me 与 McFerrin 合唱,很有趣但还是不能让 首张同名专辑 成为经典。
1984 年 3 月 McFerrin 在 Elektra 录制专辑 The Voice,创下爵士乐史记录 - 整张专辑由单一爵士歌手录制 - 没有伴奏与混音 - 并且在主流音乐厂牌发行。
McFerrin 在 The Voice 游走四个八度音,展现音乐天份,赋予专辑艺术评价,再怎麼说,The Voice 都值得列入歌声的名人堂。
1985 年 McFerrin 在爵士大厂 Blue Note 旗下录制专辑 Spontaneous Inventions,承袭经典 The Voice 之精神,Spontaneous Inventions 的 Thinkin' About Your Body、I Hear Music 与 Mantilde;ana Iguana 也都是无伴奏版本的歌曲。
钢琴家 Herbie Hancock 在 Turtle Shoes 与 McFerrin 擦出夺目的二重奏;Another Night in Tunisia 取材自 the Manhattan Transfer 的专辑 Vocalese,他与 Jon Hendricks、美声四重奏共鸣;高音萨克斯风手 Wayne Shorter 也在 Walkin' 献艺;奇怪的 Beverly Hills Blues 由喜剧演员 Robin Williams 帮忙谱曲。
1980 年代中期好莱坞知名演员 Jack Nicholson(杰克尼克森)阅读一系列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Rudyard Kipling:英国短篇作家、小说家、诗人)撰著的短篇儿童故事,并且为这些故事担任主述,例如 How the Rhinoceros Got His Skin/How The Camel Got His Hump(犀牛皮的故事 / 骆驼峰的故事:上图左),以及 Elephant's Child(大象的孩子 - 内容是大象拥有长鼻子的故事:上图右)。
McFerrin 与 Nicholson 为这些作品携手合作,他透过歌喉担任声音伴奏,让故事更加精采。
1987 年 McFerrin 为电视影集『天才老爹』演唱片头曲,获得主流大众青睐,随後为 Cadburys 巧克力广告担任配乐。
关於 Don't Worry, Be Happy
印度密宗 Meher Baba(1894-1969)生前常引用 Don't worry, be happy 鼓励追随他的西方信众,60 年代这句 Baba 常挂在嘴边的话被制成许多激励卡片和海报。
1988 年 Bobby McFerrin 在三蕃市,爵士乐团 Tuck Patti 的公寓瞥见一幅类似 Baba 的激励海报,Don't worry, be happy 这句话简单而有魅力,受到启发的 McFerrin 在同年写下同名歌曲,收录在同年发行的 Simple Pleasures 专辑与电影原声带 Cocktail。
McFerrin 在接受美国 Weekend 杂志的 Bruce Fessier 专访时说道:『无论何时你看见 Meher Baba 的海报,总会有 Don't worry, be happy 这句话,我认为用这四个字来表达人生观,真是再适切不过了』。
该年 9 月 Don't worry, be happy 登上美国告示排行榜冠军且连续蝉联两周,成为史上首支夺冠的清唱(acapella)流行单曲;Don't worry, be happy 也在英国单曲榜出现 15 周後,登上第二名的位置;1989 年 Don't worry, be happy 囊括葛莱美『年度最佳歌曲』、『年度最佳唱片』与『最佳流行男歌手』三项大奖,这首歌的 MV 邀请到明星 Robin Williams 与 Bill Irwin 跨刀搞笑助阵:
希腊乐团 Katsimiha Brothers 曾将 Don't worry, be happy 翻唱成希腊版本,歌词与原曲同;芒特尼格罗(Montenegro)创作歌手 Rambo Amadeus 也写了一首『Don't Happy, Be Worry』的打油歌,旨在嘲讽面对战争与经济萧条的前南斯拉夫时代,竟然还有乐观派的音乐;美国饶舌乐团 Public Enemy 的歌曲 Fight the Power 歌词里,亦引用了 Don't Worry, Be Happy。
最後一个例子是至今还争论不休的话题,那就是 Bob Marley 曾录过 Don't Worry, Be Happy 这首歌吗?撇开这些争议,1977 年收录在专辑 Exodus 中的一首歌 Three Little Birds,开头第一句歌词即是 Don't Worry…
这首歌曲与歌名的四字一直在美国文化圈围绕,2001 年由喜剧演员 George Carlin 撰写的畅销书籍 Napalm and Silly Putty,拥抱讨厌 Don't Worry, Be Happy 的乐迷(光是精装版就在一年内卖了 37 万 5 千本);1988 年乔治布什(George H. W. Bush)在总统竞选战活动曾使用 Don't Worry, Be Happy 歌曲造势,不过因为布什是共和党,McFerrin 是民主党的关系,在 McFerrin 的反对下,最後这首歌终於在共和党的总统造势大会消失。
至於收录 Don't Worry, Be Happy 的电影与电视影集,那就更多了,例如 2006 年的『鼠国流浪记』(Flushed Away)、Will Smith 主演的美国电视影集『新鲜王子妙事多』(The Fresh Prince of Bel-Air)、『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Futurama』、『70 年代秀』(That '70s Show)等。
此外 Don't Worry, Be Happy 也出现在反讽的惊悚电影,如 2004 年的『活人生吃』(Dawn of the Dead)与 2005 年的反战电影『锅盖头』(Jarhead)。
至於电视广告曲,Don't Worry, Be Happy 曾出现在 Alamo 租车、Walkers 与尿布商 Huggies。2008 年的动画电影『瓦力』(WALL-E)也可以听到 Don't Worry, Be Happy。
1990 年 McFerrin 与爵士钢琴家 Chick Corea 携手合作六场演奏会,旨在呈现音乐搞怪喜剧和表演艺术。McFerrin 与 Corea 的幽默让大家跌破眼镜,演奏会的精华曲目收录在 Blue Note 发行的 Play 专辑,不幸的是专辑评价不高,没有亲身莅临演奏会的乐友,光是听这些曲目,恐怕不能理解笑点在哪里,尤其是落落长的前三首曲。
俗话说『丑丑也有一步巧』,二位大师的创意搞怪还是有擦出值得注意的火花,McFerrin 任意穿梭在高耸的假音与强烈的低频,尤其是尾曲 Blue Bossa 让人印象深刻;相较之下 Corea 比较像是一位伴奏者,而非与 McFerrin 站在前线主导演奏,因此 McFerrin 的舞台语言更为醒目,六场演奏会很有意思,却还是不能让 Play 列入经典。
Don't Worry, Be Happy 的成功为 McFerrin 订定高标,接下来的两年他则陷入无法超越的窘境,不但没有录制任何专辑,而且音乐方向也由爵士和流行转向古典。
1989 年 McFerrin 自组十人制人声乐团 Voicestra,在 EMI 旗下录制专辑 Medicine Music(上图左:隔年发行),歌剧男低音父亲 Robert McFerrin 也在 Discipline 一曲献声。
第五首曲 Common Threads 亦收录在同年发行的纪录片『共同的线索』(上图右 - Common Threads: Stories from the Quilt),由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主述,McFerrin 担任配乐,内容在关怀与记录艾滋病患,『共同的线索』不但获得 1990 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Common Threads 日後更成为受欢迎的艾滋病公益广告歌曲。
虽然 McFerrin 的爵士生涯在此时遇到瓶颈,一直到 90 年代後期也没有好转,Medicine Music 只有低迷评价,不过至少我看到 Common Threads 影片,听到 Common Threads 音乐时,我的心是充满感动的。
1991 年 8 月 McFerrin 与大提琴家马友友携手合作,在哥伦比亚旗下发行高评价二重奏专辑 Hush,一饱乐迷耳福。
二人各自耕耘多年,享有大师声望,专辑作品当然精采可期,内容涵盖古典(巴哈、舒伯特、拉赫曼尼诺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维瓦第…)、传统(第五首歌 Hush Little Baby)与 McFerrin 的新作。
McFerrin 的新作有五首,其歌喉与大提琴之组合让听众情绪激昂喜悦;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是专辑代表作,McFerrin 的喉音与马友友的大提琴一度交织缠绵,难以辨别,Hush 驻留美国告示牌古典跨界专辑榜超过两年,对於任何音乐爱好者,Hush 势必要纳入珍藏。
1993 年 McFerrin 为 Henry Mancini 的电影『顽皮豹 4』(Son of the Pink Panther)担任配乐。
1995 年 McFerrin 发行古典专辑 Paper Music,内容收录莫札特、巴哈与柴可夫斯基的演奏版本共 15 首。
他与圣保罗室内管弦乐团合作,McFerrin 在乐团担任创意主席达一年,并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区的交响管弦乐团担任客席指挥,例如旧金山交响乐团(在他四十岁生日)、纽约爱乐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克里夫兰管弦乐团、费城管弦乐团、洛杉矶爱乐与伦敦爱乐管弦乐团等。
McFerrin 在音乐会上指挥听众与乐团参与,加上自己独特歌喉即兴穿梭,例如他的音乐会尾曲常会表演清唱版的『威廉泰尔序曲』,全体管弦乐手放下乐器,用 McFerrin 的歌唱方式唱出各自负责的器乐演奏部分,非常特别。
自从 Don't Worry, Be Happy 畅销之後,McFerrin 锋芒的录音相对减少许多,1995 年他在 Blue Note 发行专辑 Bang! Zoom,翻唱 Miles Davis 馀音绕梁的 Selim(原曲收录在 Davis 被低估的专辑 Live-Evil),是专辑代表作。
不过 McFerrin 在演唱自己创作的新曲,就没有那麼刻骨铭心,多音度的声喉混音显然画蛇添足;虽然他想要强调舞曲和 RB 节奏,却没有在 groove 与歌声之间找到合宜的平衡点,殊为可惜;再者 Yellowjackets 的 Russell Ferrante 与 McFerrin 合撰三首曲目(Freedom Is a Voice 是专辑的第二首代表作品),McFerrin 却未因此抓住机会,与这麼优秀的融合爵士乐团擦出更多火花,不仅让乐迷摇头,也让乐评家在鸡蛋里挑到骨头。
1996 年 McFerrin 与爵士钢琴家 Chick Corea 在 Sony 唱片发行专辑 The Mozart Sessions,内容是莫札特第 20 与 23 号的钢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也没有受到乐评青睐,首先 McFerrin 与 Corea 都不是古典乐手;所以对於录音是否遵循古礼也无庸置疑,听过开场序曲的乐友就会明白。
於是,标准的古典乐迷会换下一张唱片,剩下的乐迷则在接下来的冒险中败兴 - 尤其是 Corea 在钢琴上的表现…或许他应该在录音前做好功课,才不至於在莫札特的经典曲目迷失,找不到精髓。
80 年代後期 McFerrin 自组人声乐团 Voicestra,十年有成,1997 年他率军在古典大厂 Columbia 发行专辑 Circlesongs。
McFerrin 与乐团透过非洲、中东或打击方式的喉声即兴发声演唱八首曲目,没有任何歌词,亦没有曲名(八首曲分别以 Circlesong 1-8 区分),参与录制的 12 位乐手(包括 Manhattan Transfer 的 Janis Siegel)融合 RB、福音、流行、爵士、歌剧曲风,产生不可思议的音乐。
开场曲 Circlesong One 立即吸引众人耳目,乐手们在 McFerrin 带领下叫喊低吟,展现人声之美,虽然(专辑)全长仅 42 分钟,但听者却彷佛进入仙境,所谓天上一日,人间百年,真是美好。
Circlesongs 可媲美非洲美声乐团 Ladysmith Black Mambazo,带给乐友的想像力与感动无远弗届。
睽违十年,2002 年 3 月 McFerrin 重返爵士大厂 Blue Note 发行专辑 Beyond Words,这段期间他的音乐琢磨温润,逐渐将古典与爵士融合。
McFerrin 再度和制作人 Linda Goldstein、钢琴手 Chick Corea 合作,虽然他曾与 Corea 合作录制过专辑 Play 和 The Mozart Sessions,不过这些即兴作品却因为缺乏火花而黯然失色。
参与 Beyond Words 录制的乐手包括 Omar Hakim(鼓)、Richard Bona(贝斯)、Cyro Baptista(打击)、Gil Goldstein(键盤)与 Chick Corea(钢琴)。16 首曲目弥漫黑暗不安氛围,缺少抑扬顿挫,风平浪静,McFerrin 的歌声在平坦的音乐床上游移,合成器弹奏更是差一点让 Beyond Words 成为 Smooth Jazz 专辑。
贝斯与 Roland XP-80 的合音是最大败笔,McFerrin 与 Corea 这回表现亮眼,整体来说,夜深人静一人独处,还是可以把 Beyond Words 翻出来听一听。
McFerrin 在美国也参与各种音乐课程教授,无论是义务音乐老师,或是在国立学校担任讲师。他有一子名叫 Taylor,父子一起在音乐上合作,Taylor 遗传父亲歌喉天赋,会歌唱、饶舌,并与 Living Colour 的第一吉他手 Vernon Reid 合奏,负责键盤位置,他们的音乐有点像是金属融合 funk 的味道;Taylor 也有自己的乐团,名叫 Yohimbe Brothers
博比麦克费林没死。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博比麦克费林真名为BobbyMcFerrin,出生于1950年3月11日,截止至2023年1月9日,博比麦克费林未死亡。
(亲和可以用纺织加,不过加前要学...皇后成长计划游戏中的工作有自动出现的以外,还有些工作是要特定条件才能触发...天籁之音,舞林争霸9个比赛。参加什么比赛
YY频道7450欢迎您 唱歌技巧
歌曲的演绎是需要很多方面表现的。
第一当然是声音。这是一个很专业的学问,包括气息、用嗓、口腔共鸣、吐词方式等。以后的文章中,我会把我知道的尽可能的与大家交流。
第二是情感。这需要歌手对词、对旋律的感悟要强,很多朋友演唱时把全部的重点都放在了声音的部分,而忽视情感,这绝不会唱好一首歌。过分注重声音的原因,是因为歌手的实力有限,演唱过程中老想着到哪里要注意气息了、哪里要注意换气了、快到高音的时候要准备了等,这都是无可避免的。所以,如果唱歌要做到“声情并茂”,练功相当重要。当你练声成熟的时候,演唱时的注意力才会到情感上来。有句话说得好,歌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心唱的。如果发声练到气息贯通、炉火纯青的地步,演唱就更随心所欲的注入情感,演绎歌曲的感染力会更强。
第三是感受。这里再次强调,音乐的感受是天生的,你有多少就是多少,后天弥补的音乐感受很少很少。流行歌曲需要流行歌曲的感受,民歌需要民歌的感受,比如你要阎维文唱“一无所有”,我敢保证会笑翻一帮人!歌手的感受不同,演唱歌曲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有的处理得很平淡,有的处理得扣人心弦。这些处理都是很微妙的,比如一个小小的换气、一个强调的重音、一个不换气的长拖音或者一个骤然的收尾……这些就只能意会了。
第四是节奏感和音准。你见过一个3岁多的小孩听到一个旋律就能敲打出加花的节奏吗?你见过一个3岁多的小孩现场演唱,爸爸给他手风琴伴奏,随时改变音调,他进唱的音调都是准确的吗?你见过一个8岁的小孩在没听到任何声音的情况下,要他随时哼出“降E”、“升C”等任何音调的“1”的发音,哼完后在键盘上按下核对完全准确的吗?这就是天分,演唱歌曲需要这样的基础,虽然不要他们那样出众,但一定不能弱。
第五是素质。这就是业余歌手和专业歌手的区别。其实光在声音、情感、感受、节奏、音准这些方面比较,业余歌手有很多不比专业歌手差。差距就在素质。你知道自己唱歌时的形体和表情吗?你可能有个模糊的形象,就是你投入演唱时自己想象自己的模样,而这个形象很可能是你唱的这首歌的原唱的形象。但这些都是你的想象,自己想象的形象几乎是完美的。你知道大家看到是什么吗?你用摄像机拍摄过自己的一次正式演唱吗?其实当你上台的第一个眼神或者第一句话,就能知道你是业余还是专业。这里说的素质还包括对乐理的了解、乐器的了解、对音乐史以及对音乐常识的了解等,当然也有很多专业歌手也不全面,但我个人认为,如果要做专业歌手,就应该贯彻这些,要对得起“专业”这个词。
理解歌词
在学一首新歌之前,有几次你是先把词从头到尾在心里读一遍的?又有几次揣摩过撰词者的心思和他表达的意境?一首歌曲,无论是先有词还是先有曲,双方作者都是认真揣摩对方(词作者或曲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和思想,如果到了你这里,你居然完全不理会他们的用心良苦,就这么凭着自己的感觉唱,我觉得不妥。有些个性歌手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这样表达自我,这种方式不是不好(而且我也喜欢这样),但我会先把作者的意图先搞明白再发挥。再说不是每首歌曲都适合你任意发挥的,有些词曲你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达,比如国歌。
在你深刻理解歌曲以后,你的情感处理方面一定会好很多,如果你的感悟能力强,你会情不自禁的把某个音唱重,某一个音轻轻带过,一个激情的长音会拖得很饱满……
话和唱歌,除了旋律、节奏、气息,还有其它区别吗?有,那就是吐词的方式。请你随意的用你说话的方式读出“让我一次爱个够”,然后投入的把它唱出来……会发现唱的时候嘴型是向两边打开的,而且要夸张一些。如果你觉得差不多,就是你的吐词有问题。所以唱歌要比说话嘴型要夸张,这样吐词才会更清晰、气息更通畅、更宜于表达情感。
演唱国语歌,还是标准的好。比如“Z、C、S”和“an、ang”和“L、N”的区别是很容易搞混的。港台歌星有时会把个别字故意唱得不卷舌或卷舌,要不就是自己的舌头打不过来、要不就是他们觉得那样不好听,或者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发音。当我们翻唱他们的这些歌曲时,我没有明确的主张,为了模仿,不纠正也行。但如果是要唱自己的风格或比赛,那就要改正了。
关于粤语歌,劝你们还是学好再唱,要不很容易搞笑的。就像我以前唱粤语歌一样,自认为标准,现在才知道有差距。粤语中也有类似与国语中的“Z、C、S”和“an、ang”的微妙区别,不认真学是学不好的。
气息
说道这个话题,就有些茫然,因为这是最不好用言语表达的东西。我在唱歌之前,练美声两年,给我的感悟很深,气息基础对我的帮助很大。一般没有学过声乐的人发声很平,就用平常说话的位置(嗓子)发音,我们叫它声音发“白”,没有色彩、没有过滤。以下我就表述一下美声练声的方法。
声音应该以小腹为根源,想象声音透过后脊梁,到脑后,到口腔后根,整个声音应是竖立的,靠后的。请找一找这样的感觉:你大口咬一口苹果,露出上牙齿,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时,发出“嗯”的声音,感觉声音在口腔后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这就是美声发声的一个共鸣点。接下来把气息下沉,小腹膨胀,稍在小腹用力一顶,在刚才的位置发声,男声喉结压下,女声多注重声音在脑后靠上的位置,你会发现声音比以前要大多了。经常靠墙练习有助于发声,因为靠墙可以接触你的后脊梁,让你更容易找到感觉,并且胸腔的共鸣能和墙产生共振,让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先从“米~妈”的练习开始,逐步升高,有助于练习高音气息;再从高往低练习,这样反复,总有一天你会找到感觉的。美声讲究“通透”,经常想象自己的声音是竖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还讲究的是“共鸣”,声音通过胸腔或胸腔以上的共鸣后,会很圆润、饱满。要体会共鸣,你可以这样做:闭上嘴巴,发出“嗯”的音,稍带点深情的感觉,“嗯”的长一点,会感觉头和胸前在震动,如果气息好,这种共鸣会给你的声音添色不少。仔细听听一些高大的美国人讲话,就会知道什么叫胸腔共鸣了(外国人的胸腔结构更容易产生共鸣)。
另外我还要提到的是肺活量,歌手演唱需要较大的肺活量,比如一些很长、不换气的某句旋律,可不要唱完以后面红耳赤、只喘粗气。肺活量要经常锻炼身体才能保持。还有就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弥补一些肺活量不足的现象。首先就要练气息,好的发声方法它能很好的控制声音通过嗓门的流量,比如唱到“……不怕你背叛我……”这一句时,气息不稳的歌手可能一下就把“怕”字的音以爆破的方式唱出来,一下就把本来肺活量不足的气放跑了,如果后面有不换气的长句不把他憋死才怪。而气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这些爆音的流量,演唱时话筒也不会出现一些扑声。所以我建议大家练声的时候嘴前放一盏蜡烛,尽量练声时保持蜡烛不摇晃吧!这样你的气就会保持在你的体内长一些时间。想想你是一直往外呼气坚持得久还是憋住不出气保持得久呢?当然这还需要歌手要放松,不要紧张,一紧张,心脏跳动加快,你的气息就更稳不住了
这里我只能讲这么多,这些是要靠感悟的。不过我要提醒的是,练声是演唱流行歌曲基础,千万不要用练声的方法直白的演绎流行歌,那样就过于做作,就会像阎维文唱“一无所有”。
关于流行歌曲的用嗓,我的观点是只要符合歌曲意境,要喊要破也未尝不可,但这些都是美声中绝对禁止的,所以我们要取长补短,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唱美声而练美声,我们是为了唱好通俗才练美声,就像武术要练马步一样,你见过打架的时候蹲着马步打的吗?
有朋友说这样的表述很难理解,要我说说流行歌手里谁的气息很通透,就照着感觉去学更容易领悟,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个人认为,女歌手你们就多听一下“张惠妹”的吧,她可是天生通透的气息;男歌手就多揣摩一下“满文军”的吧,他可是真正靠气息在唱歌的,另外,张学友的气息很好,但对于教学,满文军更适合
高音
这是朋友们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用他们的话,因为高音“够拽”,呵呵!再次补充一下,好的演唱要综合很多方面,不能说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确实,很好的高音能给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但奉劝朋友们不要只知道高音的价值而忽略中低音,其实饱满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
唱高音的时候,气息一定是以小腹、丹田为根基的,京腔讲究“丹田气”也是指的这种发声位置。
找找感觉1:如果你是一个女孩,鞋子上突然有一只老鼠,你会怎样?估计会“啊~”的一声长鸣,并且还有“假声”的发声位置。等你平静之后,你在“啊~”一下看,大多数再也“啊”不上去了。为何?因为你收到惊吓的的那一刻,你的小腹在紧张,(想想被惊吓的感觉,是不是全身肌肉绷紧?)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根基,加上一股强大的气流(可以理解成唱歌的气息),直冲嗓子眼,声音不高才怪。所以,你可以把飙高音的感觉理解成“紧张”、“振作”,记住,一切以小腹为根基,要唱高音不是抬起头往上扯的,是感觉重心向下的一种反弹力。
找找感觉2:见过橡皮水管吗?要水管里的水飙向更远怎么办?掐紧水管前端,缝隙一小,压力增大,水就冲得更远。其实高音不一定要音量很大,有些歌手演唱高音时唱出很大的声音,我们说那是用力气和肺活量在唱,而不是在用气息和技巧在唱。想象水龙头理论,应该可以悟出些道理。
找找感觉3:地上有一块很大的石头,把它搬起来吧。你一弯腰,嘴里数数:“一、二、三、走……”,我想这个“走”字你一定用了气息。我不多说了,感觉一下吧,身边有些什么重的……呵呵!这只是一些我创立的让你感觉气息的方法,不正规,但很有效。
还要告诉大家一点,表现高音的能力与你本身嗓子条件有关,如果嗓子天生高亢是很大的优势,比如“孙楠”就是典型的高嗓子,高音演绎不会那么费力。嗓音条件不好的歌手就要靠大量的气息和方法了,但不管是嗓音条件好或不好,声音都是通过气息唱出来的,就像香烟要通过过滤嘴一样,声音过滤一下会更美。
另外我还告诉大家一种心理方法,高音时想象你是在面对广阔的大海高歌,望不到边的海天一色,这样的风光不值得你大声呐喊吗?
中低音
中低音一般要饱满、深情为好。但也像高音一样,很多人欠缺中低音的共鸣。低音是要靠胸腔共鸣和宽大的嗓音结构才能体现的,先天性比较强。以我的经验,低音潜不下去的嗓音是很难练低下去很多,能下去几个音阶不错了。如果一定要录制低音丰富的歌,早上起来不刷牙、不洗脸直接录,声音会下去很多。所以,中低音欠缺的人尽量避免这样的歌,扬长避短,同样中低音丰富的人一定要好好发挥它的潜质,中低音唱好是很迷人的哦!
唱低音要胸前和嗓子放松,用叹气的方式可以加强一些共鸣,实在很低的地方可以加些气息产生口腔共鸣,会感觉声音浑厚一些。但不管怎样,嗓音天生浑厚的人的发挥余地要多得多。
唱中音要多加以润色,包括吐词换气都具有美感,当然这又与感受唱功有关,中低音多听听“蔡琴”的吧。
整体与风格
很多歌手只注意句与句的细节,把演唱的细节单位放在“句”的上面,而不是在整首歌上。
把整首歌画一条起伏的线条吧,你会知道哪里该低调、哪里该高亢了。眼光放高一点,就像足球场上的位置感一样,盯着局部怎么打出长传进攻的有效配合呢?
除非有了一定的实力,否则别谈风格。歌手前期我赞成模仿开始,但不要单一,多唱各种风格歌手的歌,耳濡目染的就掌握了一些共鸣、唱腔以及气息的初步体验,这是好事,到了成熟以后,加上自己的练声和感悟,再挖掘自己的风格是水到渠成的事。
演唱要投入,但投入是要有一个度的,不是要你“使劲”投入,过分伤感或喜悦,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有分寸的投入即可。比如有些类似的词:“……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我就见过唱得痛苦至极的人,那样就没有感染力了,反而觉得好笑。但我也见过一个真正失恋的朋友在卡拉ok唱这首歌,演唱的时候面无表情、唱得很平静,嗓音沧桑,唱腔演绎出来的那种无奈和孤独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我觉得这就是刚刚好的分寸,不需要抱头痛哭。但又有几个人随时能演绎这么到位的呢?这就要靠歌手的音乐感受了。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些朋友在模仿歌星时,不自觉的夸大了明星的特点,比如模仿张学友时,会过分压着嗓子做出那种怪怪的厚实的声音(那时张学友早期的一个特点,现在好像不多见了);在模仿张国荣时,会夸大他的那种大舌头似的靠后的共鸣;模仿王菲时更是那种让人觉得好笑的舌头打结的怪音。其实仔细听听原唱,并没有那么夸张。我就听过一个声音很像张学友的朋友唱歌,每次唱学友的歌的时候都没有把握分寸,后来我劝他多些本色,反而更像原唱了。其实有时候旁观者清,多请教朋友们的意见会很有好处。
另外,情感丰富的人唱歌会比情感平淡的人要演绎得好。与歌曲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也需要歌手的生活阅历丰富。经历得越多,感悟得就越透彻。
这可是很多朋友追求的东西,呵呵!认为没有颤音就不够专业、不够拽。殊不知颤音在歌曲里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没有颤音就不能唱好歌吗?
颤音,实质是用气息演绎歌曲的时候,强大的气流冲击口腔和鼻腔后部所产生的震动,小腹给予气息的压力产生了气流。我倒不赞成流行音乐一定要用这样死板的方式产生颤音,有些歌星通过喉结的抖动(刘德华)和嗓子眼的一紧一松(张信哲)“做”出了颤音。这些都是一些小的技巧或是一种风格,但在很多高潮部分,他们也具有强大气流的颤音。所以,还是那句话,气息是根本。用了气息,自然会有气流的冲击产生颤音。对于流行歌曲,有些低调的地方不需要像唱民歌一样每个字都在气息上,有时似一种悄悄话,有时像一种无奈的叹息,不会有强大的气流支持你的颤音,这时就需要你用一些小技巧来修饰你的尾音,我认为流行歌曲的颤音表现不完全靠气息顶出来,有时候抖抖喉结,控制嗓子眼里的声音也未尝不可,只要整体在歌曲的氛围之中不受影响即可。
没有颤音的朋友如果铁定对颤音垂涎三尺,就从模仿开始吧——模仿救护车叫唤。好笑吧?这只是没有声乐老师在身边、一种自我揣摩的方法,当然不属于常规的声乐练习。发出“呜呜”的依次循环高低的滑音(稍快),他能让你找到抖动喉结的感觉,慢慢的吧“呜呜”的发音转变成“嗯嗯”的发音,再慢慢的转成“你~”的发音,再唱一些“你”结尾的一句歌……呵呵,这只是一种感受喉结抖动的颤音方式,与气息发声不一样,保准声乐老师看了会气死!但没件事都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揣摩,不妨试试。
最后再次发表一下我的观点,我们如果眼光放高一点,这段历史时期流行强调颤音的唱法,也许再过5年后就不流行强调颤音的唱法了。何必为了没有颤音而苦恼呢?颤音虽然能有效的渲染歌曲气氛,深沉而具有穿透力,但我也愿意喜欢听一些质朴、纯洁的声音。所以,只要用心唱就好,也许你会更有特色。
复制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简介
bobbymcferrin生平简介_bob robert相关文章
2023-10-28
2023-04-07
2023-04-07
2023-04-07
2023-04-07
2023-04-07